营养物质的平衡是比例的问题,而需要量是度的问题,只有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满足奶牛对营养的需要。制定奶牛日粮配方应以奶牛营养需要为核心,充分掌握牛群的基本情况,科学合理地利用当地饲料资源制定并优化奶牛日粮配方,满足奶牛的营养需要,充分发挥奶牛z佳的生产潜力。
一、饲料原料营养成分分析
不同地区的饲料资源,由于其气候、地质结构、水资源、土壤类型和作物品种等不同,其营养成分含量差异很大。因此,在制定奶牛全混合日粮配方之前,饲料原料的实验室分析不仅可评价饲料原料的品质和饲养价值,对于精确计算满足奶牛需要量、且成本z低的饲料配方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饲养标准的选择
饲养标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制定的,它所规定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数量,是根据许多试验研究结果的平均数据提出来的,不可能完全符合每一个群体的需要。饲养标准规定的指标,随着动物与饲养科学的发展,畜禽品种的改良和生产性能的提高,也在不断地进行修订,充实和完善。
三、日粮配合步骤
1、掌据牛群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体重、胎次、生理阶段、生产性能,配种情况等,根据产奶量和生理生产阶段进行分群,确定各个牛群的营养需要量和日粮营养水平;
2、测定奶牛的采食量或根椐奶牛的平均体重和生产生理阶段估算干物质采食量; 3、分析或查阅奶牛日粮原料的营养成分,比较所用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和实际饲用价值,选择确定饲料原料的种类和适宜的用量;
4、比较奶牛营养需要量和日粮营养素的供给量,结合当前饲料原料的价格,调整优化配方使日粮营养成分平衡且成本最低。
四、日粮营养水平
营养物质的平衡不是某个固定的数值,而是一个适宜的范围。在通过日粮调控使营养物质达到相对平衡的同时,奶牛的自身营养调控功能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奶牛日粮没有绝对的营养平衡,而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营养平衡。
五、日粮供给方式
精粗料分开供给方式。一般采用先粗后精的原则。要注意不同的饲喂次序对精料在瘤胃内发酵的影响是不同的。“先粗后精”可使精料中间的淀粉发酵快,蛋白质降解慢;而“先精后粗”则相反。使用“先精后粗”要求饲草的适口性必须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