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牛奶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因素包括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环境因素包括泌乳阶段、产奶量、年龄、疾病和营养。大约乳成份变化是环境因素造成的。一般情况下,当乳蛋白/乳脂肪比例降至说明乳蛋白含量偏低,而当这一比值说明乳脂率偏低。影响乳脂和乳蛋白含量的饲养管理因素包括:
(一)采食量
增加采食量可以提高乳脂和乳蛋白的含量,采食量的增加可使乳蛋白的含量提高。高产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低于即可能出现牛奶固形物的降低。
(二)精饲料喂量
适当的精饲料喂量可以提高乳脂和乳蛋白含量,过高的精饲料喂量则会导致乳脂率的下降,但乳蛋白的含量可能略有升高。从乳脂和乳蛋白含量的角度考虑,日粮中低纤维精饲料。每次饲喂的精饲料喂量,每天的精饲料总量,精饲料随产奶量增加的比例视产奶量的范围而定。
(三)粗饲料喂量和颗粒大小
日粮的ADF水平,NDF水平引起乳脂率的下降。饲喂奶牛的粗饲料颗粒大小为宜,不应低于一厘米。过细的粗饲料降低乳脂率,乳蛋白水平可能略有提高。
(四)日粮蛋白质水平
提高日粮粗蛋白水平一般不影响乳蛋白的含量,但产奶量可能提高。如前期日粮粗蛋白水平不足则可以提高乳蛋白含量。过量的瘤胃降解蛋白也可能降低乳蛋白含量,因此泌乳母牛日粮中要有一定比例的过瘤胃蛋白,泌乳前期日粮中过瘤胃蛋白占粗蛋白的比例。添加尿素应在产奶四个月以后,添加的比例不超过混合精料。
(五)添加脂肪
通常需要在高产奶牛日粮中添加脂肪以减少泌乳早期的能量负平衡。添加方法得当,乳脂率略有提高或不变,乳蛋白没有明显下降,产奶量提高。添加不当则可能使乳蛋白含量下降。每天喂给尼克酸可以校正因添加脂肪引起的乳蛋白下降。只对泌乳前期的高产奶牛添加脂肪,添加脂肪的同时将日粮钙、镁的水平增加到日粮干物质。